2026csf上海文化会|2026csf上海文创展

   2024-12-18 63状态
展会日期 2026-06-26 至 2026-06-28
展出城市 上海
展出地址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展馆名称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主办单位 高百赢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联系人:肖琳
地址:欢迎咨询,很高兴为您服务
手机:18616788792
电话:18321111954
邮件:1546107256@qq.com
QQ:
微信:
展会说明

  

CSF2026第120届中国文化用品商品交易会

时间:2026年6月26日-6月28日

地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支持单位: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主办单位:高百赢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订展位联系: 肖琳 女士 18616788792|微信同号

关于展会:

CSF中国文化用品商品交易会(简称“CSF文化会”)自1953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19届展会,是亚太地区的文化和办公用品商贸平台。伴随行业变迁,CSF文化会不断嬗变与创新,每年6月在沪如期举办,被文化和办公用品行业公认为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目前单届参展企业超过1000家、展示面积超过70000平方米、观众人数超过45000人。



从中式jellycat到交通卡:文创产品如何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前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到一个趋势,各地博物馆文创纷纷“整活”,流量甚至赶超当年泡泡玛特盲盒手办。甘博麻辣烫毛绒玩偶、国博凤冠冰箱贴、交通卡化身二次元谷子…… 别出心裁的创意又一次掀起了文博热潮。

 

从早期故宫文创的 “独领风骚”,到如今全国各地博物馆文创的 “百花齐放”。博物馆逐渐摆脱了原本的高冷形象,在文创产品的推动下,变得越来越接地气,成为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社交货币,从 “小范围自赏” 到 “成为爆款成功出圈”,博物馆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蜕变历程呢?

近年爆火的文博形态演变

 

博物馆中式Jellycat

 一夜之间席卷各地,特色的地方美食,变成一个个可爱的毛绒玩具,在店员有模有样的“烹饪”下,被“打包”到一个个顾客手里。

 

【陕西文创肉夹馍】

以肉夹馍为造型设计制作而成的毛绒玩偶“绒馍馍”堪称近期“顶流”,线上线下甚至出现一“馍”难求的销售态势,亮相上海进博会西安特色文创区,深受消费者喜爱。

 

【苏州文创大闸蟹】

苏州博物馆文创小铺,也新推出了大闸蟹、定胜糕和粽子等毛绒系列文创,可爱的大闸蟹尤其受欢迎.

 

【新疆文创烤馕】

烤馕是新疆美食文化的重要一环,“馕小宝”标志的花纹下藏着小眼睛和小嘴,还有毛茸茸的小手小脚。

 

文博冰箱贴

 

冰箱贴的爆火,源于一位网友用高度还原文物的“爆款”冰箱贴,在家搭建了一座“微型博物馆”,分享到社交媒体上后走红,各地文博开始接住这波空降流量。

 

【凤冠冰箱贴】

国家博物馆以明孝端皇后凤冠为灵感设计的原创凤冠冰箱贴,是近20年来该馆当之无愧的销冠,被大家戏称为当下北京想拥有的文创产品之一。上市仨月,卖了近8万个,带火同系列文创销售总额突破1000万。

 

【影青釉里红冰箱贴】

杭州博物馆的影青釉里红冰箱贴也是文创界的“老网红”了,参照了“镇馆之宝”元代影青釉里红高足瓷杯的粉青配色,还复刻了文物裂纹和“粉面腮红”的晕染效果,深受大家的喜爱。

【DIY冰箱贴】

热潮之下大家也逐渐洞察到冰箱贴的本质就是,磁铁+亚克力+胶水+设计。假如认同IP价值,就可以自制冰箱贴,依托极度发达的电商,网上能轻松买到自制冰箱贴材料。

于是社交媒体上涌现出一批网友的创作:喝完的咖啡杯/奶茶杯,都可以“起死回生”变成联名款冰箱贴,景区官方授权的冰箱贴设计的不够精致,有网友将门票封存在亚克力板中,制成专属冰箱贴,更具有纪念意义。

 

 

上海交通卡因玩转各类IP、将实体卡做成“二次元谷子”而出圈,游戏、动漫、娱乐明星都被一网打尽,简直是一部Z世代流行文化的baike全书。

关于交通卡成为一种新型文化载体,或是展示地方历史文化,或是通过创新吸引消费者眼球,各地交通卡,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与年轻人对话。

 

洛阳的牡丹花公交卡以及济南的“把子肉”公交卡。如同万物皆可冰箱贴,一切东西都能被制成交通卡。

 

 

文创为何呈现出这样的趋势

 

1

民以食为天,立足饮食文化的实体化符号

 

特色饮食文化是地方文化中贴近日常的部分,立足于饮食文化的文创产品通过其可爱的形象和特色的设计传达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这些文创产品作为实体化的符号,承载着地方特色和文化意义,成为饮食文化的有形代表。它们不仅代表了具体的食材,也象征了地方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通过其物质形态增强了地方文化的可感知性,实现了消费者个体的互动,使得消费者能够通过触摸和视觉体验来接触和理解地方文化,从而加深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和情感联结。

 

2

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化叙事

 

当初Jellycat爆火,收割的就是消费者“情绪价值”,门店中注重沉浸式、情感化的互动体验才是各地文创纷纷效仿的精髓,在西安毛绒肉夹馍文创的带货直播中,主播依次完成了“烘烤馍饼、切割肉片、浇淋酱汁、夹入肉片”等一系列精细步骤,随后将精心制作的“成品”悉心放置于专为“肉夹馍”设计的包装袋内,仿佛“递送”至广大网友的眼前。这一系列肉夹馍的制作流程被高度逼真地再现,但实际上,消费者终所收获的,是一款以毛绒材质精心打造的“绒馍馍”复制品。

 

在此基础上,不同地方的毛绒文创售卖表演中,员工通常还会化用本土方言,不仅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吸引力,还促使消费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深切地感受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这一表演化叙事过程,消费者得以获得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进而加深了对地方文化的情感认同与投入。

 

3

融合家乡情怀的文创产品

 

作为集体记忆的载体,这些带有地域ip的文创产品不仅形成了对外的“破圈”,融合了家乡情怀,触动了消费者的情感,使其愿意为情感价值买单。

 

市民对本地特产的青睐,实际上是对自身地域归属感的体现。消费者通过购买和使用地方特色文创产品,表达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这种认同感是消费者文化身份的一部分,也是他们社会身份的体现。消费者购买文创产品的驱动力,并非单纯对物质实体的追求,而是深层次的文化共鸣与情感寄托所需。

 

“在地文化深度”或是文创的next level

文创,其实相当于一座城市的周边,好的周边会让人忍不住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对于品牌来说,各个博物馆销量高的文创产品,也可以成为自己生产周边的灵感来源。

纵观文创发展的历程,迭代与创新并存,有闪光点、也有出圈爆火的现象级案例,但是聚焦到各地文旅上,设计上又总会缺乏独特的创意和新颖的视角,更多是只是对已有文化元素的简单复制或模仿,产品载体的同质化严重也是创新性不足的一个重要体现,不同地区、不同品牌的文创产品在形式、风格和内容上大同小异,所以终将难以长久,进而被更新的形式所取代。

 

文创产品的下一个阶段,需要在地文化方面的深挖和创意方面努力,应该将更加紧密地与“在地文化”结合,而不再停留在互动和情感层面,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不止是博物馆文创、整个文化用品行业都将走向长远的未来。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最新展会
推荐展会
点击排行